NEJM:急性心肌梗死常规使用螺内酯的效果

2024-11-2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螺内酯不能降低心血管原因或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也不能降低心血管原因、心肌梗死、卒中或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复合死亡的发生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较高的醛固酮水平与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增加有关。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已被证明可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是这类患者治疗的基石。然而,醛固酮拮抗剂是否对所有心肌梗死后患者都有益仍不确定。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采用2×2因子设计的多中心试验中,研究人员随机分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螺内酯或安慰剂,秋水仙碱或安慰剂治疗。本文报道了螺内酯试验的结局。两个主要结局是心血管原因死亡或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以事件总数评估;以及首次发生心肌梗死、卒中、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或因心血管原因死亡的组合事件。安全性结局也进行了评估。
 
研究人员在14个国家的104个中心招募了7062名患者;3537名患者接受螺内酯治疗,3525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在这项分析中,45名患者(0.6%)的生命状态未知。对于第一个主要结局,在中位3年的随访期间,螺内酯组发生了183起事件(1.7/100患者-年),而安慰剂组发生了220起事件(2.1/100患者-年)(根据非心血管原因死亡竞争风险调整的风险比为0.91;95%置信区间[CI]为0.69~1.21;P=0.51)。关于第二个主要结局,螺内酯组3537例患者中有280例(7.9%)发生事件,安慰剂组3525例患者中有294例(8.3%)发生事件(经竞争风险调整后的风险比为0.96;95%CI为0.81~1.13;P=0.60)。螺内酯组有255例(7.2%)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安慰剂组有241例(6.8%)。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螺内酯不能降低心血管原因或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也不能降低心血管原因、心肌梗死、卒中或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复合死亡的发生率。
 
原始出处:
 
Sanjit S. Jolly,et al.Routine Spironolacton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EJM.2024.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5923?logout=true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8148, encodeId=692a22381480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a4852284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心肌梗死#</a> <a href='/topic/show?id=8369888840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螺内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284, encryptionId=da48522840a, topicName=急性心肌梗死), TopicDto(id=88884, encryptionId=8369888840d, topicName=螺内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Nov 21 13:12:15 CST 2024, time=2024-11-21,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严重钙化病变处支架选择过小再狭窄,冲击波球囊联合药物球囊处理

63 岁男性,有 PCI 术史、高血压和冠心病史。近期多次因胸闷痛行 PCI 手术,介绍三次手术情况,包括支架植入、球囊处理等,术后恢复情况也有记录。

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冠脉内溶栓助顺利恢复3级血流

61 岁男性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入院。急诊手术中患者病情危急,经多种处理后血流恢复。文章对手术时机及无复流原因提出疑问,并分享体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ACS右冠脉开口异常介入治疗一例

47 岁男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有高血压史。行左冠脉介入治疗,后处理难找的右冠脉,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治疗、随访情况。

Eur J Prev Cardiol:严重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急性感染与不同感染部位和年龄组AMI的相对发生率增加有关,肺炎的相对发生率较高。这表明一些感染可能作为AMI的触发因素,具有特定部位和/或病原体的风险。

Heart:干细胞动员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尽管目前尚无定论,但这是STEMI后基于细胞的心脏修复领域最大的试验,为G-CSF治疗的耐受性和长期安全性提供了证据。结果提示进一步的研究,以了解哪些患者可以从骨髓细胞动员中获益最多。

Eur J Prev Cardiol: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城乡差异

这是第一个评估农村和城市AMI和HF患者死亡率差异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城市地区的患者相比,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需要临床和政策方面的努力来缩小这些差距。

JAHA: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

大多数患有心肌梗死的年轻女性报告有典型胸痛,并具有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良妊娠结局史和有禁忌症的联合口服避孕药处方普遍存在,强调需要进行全面的心脏科和妇科评估和随访。

36岁急性心梗,家属拒绝急诊PCI,只能先静脉溶栓

36 岁男性突发急性胸痛,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溶栓、PCI 等治疗,总结救治经验。包括首选急诊 PCI、溶栓方案及后续治疗要点。

急性心梗发病2天,开通闭塞的前降支有何困难?

39 岁男性突发心前区疼痛,心肌酶升高。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闭塞,经导丝通过、球囊扩张等处理,最终植入支架,患者症状缓解。提醒急性心肌梗死过手术时间窗手术需慎重。

Circulation 林灼锋/李玉琳教授团队合作揭示BMP9通过改善心脏线粒体生物学功能和淋巴引流功能发挥心梗保护作用

研究揭示了BMP9是通过调节肝脏、淋巴和心脏之间的多器官串扰来保护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