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urology:复旦华山医院开展治疗全身性肌无力症的巴托利单抗与安慰剂比较研究

2024-03-1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巴托利单抗提高了全身型MG成人患者MG-ADL持续改善率,且耐受性良好。

重症肌无力(MG)是由破坏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抗体引起的。FcRn拮抗剂艾加莫德和rozanolixizumab可降低血液循环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缓解全身性肌无力患者的症状。本研究旨在研究单克隆 IgG1 抗体巴托利单抗对全身型 MG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筛选18岁或18岁以上的成人全身性MG患者,抗体阳性者入组。符合条件的患者除接受标准治疗外,还接受巴托利单抗或匹配的安慰剂治疗。主要结果是持续改善,即乙酰胆碱受体或肌肉特异性激酶抗体阳性的患者在第一个治疗周期中,肌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G-ADL)评分连续4周或更长时间比基线降低3分或更多。

结果,共筛查了 178 名全身型 MG 的成年患者,随机分配了 132 人,131 人抗体检测呈阳性,1 人抗体检测呈阴性。共有 132 名患者(平均 [SE] 年龄,43.8 [13.6] 岁;88 名女性 [67.2%])入组。在第一个周期中,抗体阳性患者的 MG-ADL 持续改善率为:安慰剂组 31.3%(64 例中的 20 例),巴托利单抗组 58.2%(67 例中的 39 例)(几率比 3.45;95% CI,1.62-7.35;P = .001)。两组的 MG-ADL 评分早在第 2 周就出现了差异。MG-ADL 评分降低的平均值(SE)最大差异出现在最后一次给药后 1 周(第 43 天,安慰剂组 1.7 [0.3] vs 巴托利单抗组 3.6 [0.3];组间差异,-1.9;95% CI,-2.8 至-1.0;名义 P <.001)。

安慰剂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9%(65例中有24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65例中有5例);巴托利单抗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1%(67例中有47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7例中有2例)。

综上,巴托利单抗提高了全身型MG成人患者MG-ADL持续改善率,且耐受性良好。临床效果和 IgG 下降的程度与之前报道的艾加莫德和rozanolixizumab相似。

原始出处:

Batoclimab vs Placebo for 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24. doi:10.1001/jamaneurol.2024.004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92490, encodeId=e9f821924902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5d235901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华山医院#</a> <a href='/topic/show?id=910e959e0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症肌无力#</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5901, encryptionId=75d23590149, topicName=华山医院), TopicDto(id=95970, encryptionId=910e959e0c9, topicName=重症肌无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11 10:24:22 CST 2024, time=2024-03-1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3-11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李克强探访华山医院 考察药品供应及价格

李克强总理4月11日上午来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考察民生迫切需求的药品供应及价格。

华山医院皮肤科普通门诊试行全预约制:老人排队久了,将调整

7月16日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正式试行普通门诊全预约制,效果究竟如何?记者当日在现场蹲点近7小时发现,新措施使预约挂号率从以往的11%上升到了约27%。以往每日3000余号,只能通过现场排队挂号,等待就诊时间不明确,如今有1000多人采取预约制就诊,整体排队人数和时间少了,现场预约患者基本可以控制在1-2小时内完成就诊。但在现场,由于老年照顾窗口每天号源受限,有70岁以上老人排着长

上海高龄老夫妻卖掉一套房 给华山医院捐了100万

“初心”与爱“心”需要医患同心7月31日,上海连续第9天发布高温预警,为献礼“八一”建军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1位国家重点学科的医学专家等一行人冒着酷暑前往上海警备区开展健康义诊,为可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送医、送药。就在义诊期间,华山医院心内科罗心平教授向解放军赠送了心内科自己编写的健康科普书《如何保养您的心脏:心脏病患者家庭医疗指导》。这套书来之不易,不仅倾注了华山医院心内科全体医生的心血

沪上首家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基地落地华山医院

4月11日上午,联通大厦,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基地学员共同见证了一场5G高清手术直播和实时的远程手术讲解指导。本次活动上的亮点之一是通过联通5G技术,进行两台远程手术的4K高清即时直播。手术地点设在华山西院,一台是由陈亮教授主刀的垂体瘤内镜手术、另一台是由王镛斐教授主刀的显微镜手术。随着20公里外华山医院西院手术室里两台高难度手术的进行,通过5G网络传

这位医生的离去 为何让患者与同行唏嘘不已

过去的一个周末,医疗界朋友圈被一则悲痛消息刷了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光辉教授、主任医师,因动脉瘤破裂,于7月29日离开人世,享年55岁。

重磅:NEJM刊登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首创疗法!

历经数十年潜心研究,华山医院外科团队首创的“对侧第7颈椎神经(C7)转移治疗痉挛性手臂麻痺的临床研究”今日发表于医学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NEJM,影响因子72.406分)。由于大脑半球损伤造成的痉挛性肢体瘫痪能够导致长期性残疾。 该团队突破性地研究了将慢性脑损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患者的非瘫痪侧颈椎神经转移到瘫痪侧的临床效果。研究人员将36名患有单侧手臂麻痹超过5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7神经转移联

多位大牌明星赶往华山医院 现场言行你想不到……

把发布会搬进医院急诊楼?真假急诊科医生同台对话?原来是为了献礼百拾华山...

神经外科专家毛颖升任华山医院院长

7月14日上午,华山医院举行干部大会,宣布医院院长任免决定。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委组织部宣教科技干部处处长吴中伟等上级部门领导,以及华山医院党政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

直播预告:首届华山认知与脑疾病论坛暨华山神经科70周年庆学术活动

栉风沐雨70载,上海卒中学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举办首届华山认知与脑疾病论坛。

华山医院110周年:一段医院与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

11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一家医院来说,却是一段厚重的历史。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下称华山医院)迎来建院110周年,医院选择用一场医院管理高峰论坛纪念百十年的辉煌。2017年11月17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学术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健康界传媒承办的2017医院管理国际高峰论坛暨华山医院创建110周年学术活动开幕。1907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

拓展阅读

JNNP:重症肌无力治疗新方向,C5补体抑制与FcRn调节的疗效对比

C5补体抑制与FcRn拮抗治疗在MG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是相当的,为MG患者提供了两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选择。

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Osserman)

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Osserman)

28岁女生下班连筷子都拿不稳!医生一查:不是太累了!不是颈椎病!是免疫系统“攻击”了她的肌肉!

28 岁女性因 “晨轻暮重” 肌无力症状确诊重症肌无力,该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骨骼肌。文中介绍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强调早期识别与免疫干预的重要性。

新型生物制剂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比较: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

这项研究为未来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样本量计算提供了参考框架,并有助于选择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

重症肌无力: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与优化策略

重症肌无力中西医结合治疗具独特优势,西医靶向治疗有补体抑制剂等新进展,中医深化辨证论治,二者协同可免疫调节、增效减毒,虽面临挑战,但代表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重症肌无力治疗新选择:C5补体抑制与FcRn调节疗法的真实世界疗效比较

本研究证实了两种新型生物制剂在真实世界环境中的有效性,为治疗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