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Science子刊:来自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外囊泡包装PIAT通过介导m5C修饰驱动神经重塑

2024-07-22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研究显示,这些EV与PNI相关转录物(PIAT)包装在一起,在小鼠模型中可增强PNI并诱导更差的存活率。因此,PIAT是减少癌症PNI的潜在靶点,并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胰腺癌症的预后通常非常差,这主要以神经周围侵犯(PNI)为特征;然而,PNI在术后生存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在此,南方医科大学Rufu ChenYu Zhou中山大学Changhao Chen等人评估了PNI在胰腺癌症预后中的作用,并表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通过CAF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s)诱导肿瘤中的PNI。研究显示,这些EV与PNI相关转录物(PIAT)包装在一起,在小鼠模型中可增强PNI并诱导更差的存活率。因此,PIAT是减少癌症PNI的潜在靶点,并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相关工作以“Extracellular vesicle–packaged PIAT from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drives neural remodeling by mediating m5C modific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mouse models”为题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图片

【文章要点】

临床样本分析和内镜超声弹性评分表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PNI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在背根神经节共培养和小鼠坐骨神经模型中,CAF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参与了PNI。因此,在本研究中,证明CAFs通过PNI相关转录物(PIAT)的细胞外囊泡传递促进PNI。从机制上讲,PIAT特异性结合YBX1并阻断YBX1-Nedd41相互作用,从而抑制YBX1泛素化和降解。此外,PIAT以5-甲基胞嘧啶(m5C)依赖的方式增强YBX1和PNI相关mRNA的结合(图1)。

图片

图1 CAFs增强胰腺癌的PNI

下游靶基因YBX1或m5C位点的m5C识别基序突变逆转了PIAT介导的PNI。与这些发现一致,使用KPC小鼠模型的分析表明,PIAT/YBX1轴通过m5C修饰增强了PNI。临床资料表明,癌症患者血清EVs中PIAT的表达与神经侵袭程度和预后有关。该研究揭示了PIAT/YBX1信号轴在肿瘤微环境(TME)中促进肿瘤细胞PNI的重要作用,并为精确干扰TME中的CAFs和RNA甲基化以抑制癌症中的PNI提供了新的靶点(图2)。

图片

图2 CAFs通过EV释放PIAT以在体内增强胰腺癌的PNI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di017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6429, encodeId=cc3a22164299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4b5839e6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36dfe7869d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细胞外囊泡#</a> <a href='/topic/show?id=f2c5e14461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a> <a href='/topic/show?id=a7f811e001b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周围侵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446, encryptionId=f2c5e14461f, topicName=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 TopicDto(id=117001, encryptionId=a7f811e001ba, topicName=神经周围侵犯), TopicDto(id=77869, encryptionId=36dfe7869dd, topicName=细胞外囊泡), TopicDto(id=83976, encryptionId=04b5839e6a9, topicName=胰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23 13:54:10 CST 2024, time=2024-07-2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胰腺癌个性化医疗的现状和未来

文章介绍胰腺癌的分子特征及治疗进展,包括PARPi、MEK抑制剂、EGFR抑制剂等多种药物的研究,还提及靶向肿瘤微环境、免疫疗法等,强调个性化治疗的前景。

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疗法增加胰腺癌肝转移小鼠的浸润性免疫细胞含量,促进T细胞毒性,缓解病程发展

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出问题,5年生存率不足10%。胰腺癌诊治困难主要在于其起病隐匿、转移迅速。

论文解读| Min Deng/ Ye-Xiong Li/Zhenkun Lou教授团队揭示胰腺癌中AMPK激活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ECM硬度通过Hippo激酶信号通路调控AMPK活性的新机制,并探讨了这一机制在PDAC治疗中的潜在应用。1、AMPK活性与ECM硬度的关系

STTT:派安普利单抗和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PAAG)治疗转移性胰腺癌: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生物分子探索性Ⅱ期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派安普利单抗和安罗替尼与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PAAG)方案在mPC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PAAG方案作为mPC一线治疗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有前景的临床疗效。

【衡道丨笔记】放射治疗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2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吴莉莉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放射治疗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实践的内容。

【衡道丨笔记】胰腺癌系统治疗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2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郭曦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胰腺癌系统治疗进展的内容。摘要如下:

JCO:北京大学齐长松团队发现CAR-T细胞治疗胰腺癌,疾病控制率达70.8%

以评估CT041在既往治疗过的胰腺癌(PC)患者中的作用(CT041是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的T细胞疗法,特异性靶向实体瘤中的CLDN18.2)。

Nat Commun:中南大学金鑫/华中科技大学江科/唐露发现KRAS加速胰腺癌进展的新机制

该研究使用KPC小鼠模型来探索棕榈酰化对胰腺癌进展的影响。KRAS上调诱导ZDHHC20在胰腺癌患者中异常过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European Radiology:超声化疗对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应用及价值

超声化疗利用超声穿孔效应增加肿瘤微血管通透性,促进药物向肿瘤输送。声孔效应是众所周知的US生物效应,在许多基础实验中被用于改善药物传递和治疗效果。

Eur Radiol:术前肌少症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差相关

术前CT评估的肌少症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不良预后因素。肌少症性肥胖和新发糖尿病可能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较差的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