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妊娠结局对比

2025-04-1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与机械瓣膜相比,使用生物瓣膜的女性疗效更好。在使用机械瓣膜的女性中,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由于妊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应激和高凝状态的共同作用,心血管疾病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后者对于机械瓣膜的女性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挑战,其中瓣膜血栓形成与高死亡率(20%)相关,但维持足够的抗凝与显著的出血风险相关。事实上,在早期的研究中,使用机械瓣膜的女性顺利怀孕和活产的几率只有58%,这些妇女在怀孕期间使用的抗凝治疗方案差异很大,并且都有缺点,以维生素K拮抗剂(VKA)为基础的方案提供较低的孕产妇风险,但较高的胎儿风险;而以低分子肝素(LMWH)或未分离肝素(UFH)为基础的方案提供较高的孕产妇风险但较低的胎儿风险。通过密切监测获得充分的抗凝治疗,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会降低,目前的指南建议严格测量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抗xa和/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活素时间(aPTT)水平。然而,关于这些严格测量与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之间关系的文献是有限的。因此,在最新的妊娠心脏病指南中,最佳抗凝治疗方案和如何监测被认为是重要的知识空白。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妇女怀孕被认为是高风险的,主要是因为需要有效的抗凝。然而,关于抗凝措施和妊娠结局之间关系的数据非常有限。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研究人员前瞻性地登记了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孕妇。研究人员收集了抗凝治疗的详细数据,包括剂量和监测、心血管、妊娠和围产期结局。

该研究总共包括613例妊娠,其中411例妊娠为机械瓣膜,202例妊娠为生物瓣膜。使用机械瓣膜的女性顺利怀孕并活产的几率为54%,而使用生物瓣膜的女性为79%(P<0.001)。当使用以低分子肝素(LMWH)为基础的方案时,最常发生血栓栓塞和出血性并发症。24例(6%)女性发生瓣膜血栓,二尖瓣位置的人工瓣膜与瓣膜血栓相关(比值比为3.3;95%置信区间为1.9-8.0)。有抗xa监测的女性中有12人(10%)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没有监测的女性中有9人(21%)发生血栓栓塞事件(P=0.060)。20%的妊娠发生了胎儿死亡。

由此可见,与机械瓣膜相比,使用生物瓣膜的女性疗效更好。在使用机械瓣膜的女性中,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二尖瓣人工瓣膜被确定为瓣膜血栓形成的预测因子。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妇女中使用抗xa水平监测,在减少血栓栓塞事件方面的益处不能被证实或反驳。

原始出处:

Johanna A van der Zande,et al.Pregnancy with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thrombosis, and bleeding: the ESC EORP Registry of Pregnancy and Cardiac disease III.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5.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f265/811441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998, encodeId=021722609987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da8314804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出血风险#</a> <a href='/topic/show?id=8d724525ea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孕妇#</a> <a href='/topic/show?id=5b8589096d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栓形成#</a> <a href='/topic/show?id=d14724e994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工心脏瓣膜#</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799, encryptionId=d14724e994a, topicName=人工心脏瓣膜), TopicDto(id=31480, encryptionId=8da8314804a, topicName=出血风险), TopicDto(id=45257, encryptionId=8d724525ea2, topicName=孕妇), TopicDto(id=89096, encryptionId=5b8589096d2, topicName=血栓形成)],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Apr 18 13:52:14 CST 2025, time=2025-04-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双抗期间院外出血风险评估(PRECISE-DAPT score)

双抗期间院外出血风险评估(PRECISE-DAPT score)

Eur Heart J-Card Pha:直接口服抗凝剂联合胺碘酮使用时的出血风险

与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直接口服抗凝剂在房颤(AF)患者中具有更少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服用胺碘酮和直接口服抗凝剂与大出血风险增加有关。

Front Cardiovasc Med:HAS-BLED评分对AF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分析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缺血性卒中的5倍风险相关。口服抗凝剂(OAC)可降低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然而,也增加出血风险。

探需求,循证据,论古稀耄耋——老年房颤患者抗凝策略探讨

房颤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房颤患者有几个特点:高血栓和高出血风险并存,肝、肾功能减退,合并症多,合并用药多。因此对药物的安全性、代谢、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便利性等有更高的要求。

ESC 2020线上访谈丨单一抗血小板治疗:对早期使用的见解——Dominick Angioliiio教授

鉴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出血风险,进一步认识抗血小板药物(包括单抗和双抗)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最近有研究强调在PCI患者中早期单一抗血小板治疗。

JAHA:黑人和白人成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黑人和白人患者出院后双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出血的风险无显著差异。两组出血风险评分相似。

ARC-HBR高出血风险标准或需更改,漏掉了吸烟这一重要出血危险因素!欧洲心脏杂志子刊研究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医疗质量与临床预后子刊发表的一项芬兰研究提示,在STEMI患者中,ARC-HBR标准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大出血预测因子——当前吸烟。

JAHA:房颤患者同时使用地尔硫卓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与出血风险的关系

在房颤患者中,同时使用地尔硫卓和DOACs与较高的出血风险相关,在CKD和非CKD亚组中均一致。

一文掌握:PCI术后出血风险管理三大要点

鉴于PCI术后出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需给以个体化抗栓治疗,本文主要介绍老年患者、房颤患者、卒中病史患者、亚洲人群的个体化治疗特征。

ORBIT出血风险评分系统

ORBIT出血风险评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