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重大突破 | microRNA-210介导机制揭示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关键病因
该研究成果为全球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领域提供了重要机制突破,也为围产期缺氧相关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Nat Cardiovasc Res 张维绮/曲静/刘光慧/姚艳开发延缓心脏衰老的基因疗法
该研究系统解析了人类心脏衰老过程中的表型和分子变化,并首次揭示了RNA结合蛋白ARID5A通过转录后调控MAVS mRNA的稳定性,激活NF-κB和TBK1信号通路,驱动心脏衰老和炎症的分子机制。
主动脉夹层还是造影导管致右冠脉开口夹层?放支架对吗?
患者因急性胸痛入院,心电图示下壁导联 ST 段抬高,行急诊 CAG+PCI。专家王海昌指出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有导管舞蹈征等 5 类特征。
Circulation:天津医科大学艾玎等发现抑制前列腺素I2–1型干扰素轴诱导髓外造血以促进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修复!
该研究发现抑制前列腺素I2–1型干扰素轴诱导髓外造血以促进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修复。
“肱”不可没——左侧肱动脉入路处理肾动脉狭窄病例分享
本文介绍两例分别为右、左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手术过程,指出经肱入路可作为肾动脉介入治疗选择,有增加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并发症等优势,应依患者情况选择。
JAMA Netw Open:种族中性方程助力黑人患者精准诊断肺部疾病
这项研究强调了采用种族中性肺功能参考方程对黑人患者进行肺功能评估的重要性,表明在不考虑种族差异的情况下,能够更清晰地揭示肺部病变,避免因种族调整系数带来的偏差。
Circulation 天津医科大学艾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程涛、程辉团队揭示脾脏髓外造血调控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的作用机制
研究揭示了PGI2-IFN轴通过影响脾脏髓外造血调控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的具体作用和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影像解剖 | 奇静脉、半奇静脉解剖及影像
本文介绍奇静脉、半奇静脉及副半奇静脉的形成、走行、属支及收纳范围,阐述三者常见变异类型,分析奇静脉扩张的原因,包括右心房压力增高、血流量增多及多种疾病引发的侧支循环建立等因素。
Eur Heart J:降低静息心率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获益与风险
静息心率减少的好处取决于具体情况。在考虑潜在风险的同时优化结果,目标是65-70 b.p.m.。所有高于70 b.p.m.的心率阈值似乎是合理的。
Circ Res:中山大学蔡卫斌等表明代谢协调结构导致糖尿病心肌功能障碍!
该研究表明ACBP(acyl–coenzyme A–binding protein)介导了心肌细胞代谢和结构关联的双向调节,并为改善T2DM患者的心功能障碍确定了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治疗(24年心衰指南)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有独特诊断标准,治疗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不同,以利尿剂和 SGLT2 抑制剂为主,需重视合并症管理、生活方式干预,综合管理、多学科协作是关键。
2024 AHA/AACVPR科学声明:心脏康复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新版)
本文主要更新了患者评估、营养咨询、体重管理和身体组成、心血管疾病和风险因素管理、心理社会管理、有氧运动训练、力量训练和体育活动咨询等核心组成部分的科学基础。